DB34∕T 4843-2024 农村水系规划设计指南(安徽省)

ID

B39CBBE3072B4D3EB9C1D3CADB938562

文件大小(MB)

0.27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93.010,CCSCCSCCS,P 57 .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4843—2024,农村水系规划设计指南,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ural water system,2024 - 07 - 30发布,2024 - 08 - 30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T 4843—2024,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 1,4 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 ...1,5 工程布局 工程布局 工程布局 ...2,6 防洪排涝 防洪排涝 防洪排涝 ...2,一般规定 一般规定 ..2 6.1,水系连通 水系连通 ..2 6.2,清淤疏浚 清淤疏浚 ..2 6.3,护坡岸 护坡岸 ..2 6.4,排涝沟渠 排涝沟渠 ..3 6.5,7 农业灌排 农业灌排 农业灌排 ...3,一般规定 一般规定 ..3 7.1,灌排渠系 灌排渠系 ..3 7.2,塘坝工程 塘坝工程 ..3 7.3,8 水环境治理 水环境治理 水环境治理 .. 3,一般规定 一般规定 ..3 8.1,水质改善 水质改善 ..3 8.2,水生态修复 水生态修复 水生态修复 ...4 8.3,水美乡村建设 美乡村建设 美乡村建设 .. 4 8.4,DB34/T 4843—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茜、王志翔、路伟亭、周海燕、吴若静、汪可欣、张颢、李宝春、李振鑫、朱慧娈、张志彪、魏雁冰、郭志阳、李国卿、张丰产、田鑫、朱璇睿、宋迪、朱茹琳、祁涛、李荣、赵坤、朱沉静、王君、李然、王复生、黄安琦、张宇璇,DB34/T 4843—2024,1,农村水系规划设计指南 农村水系规划设计指南 农村水系规划设计指南 农村水系规划设计指南,1 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农村水系规划设计指南,规定了总体要求、工程布局、防洪排涝、农业灌排及水环境治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农村水系的规划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4 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 50201 防洪标准,GB 50265 泵站设计标准,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 50979 橡胶坝工程技术规范,SL/T 4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 25 砌石坝设计规范,SL 104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265 水闸设计规范,SL 27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482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 723 治涝标准,DB34/T 4783 水美乡村建设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农村水系 rural water system,位于农村地区的河流、塘坝、沟、渠等各类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3.2 蓄水塘坝 pond,蓄水量小于10万m3的蓄水设施,4 总体要求,DB34/T 4843—2024,2,应统筹“三区三线”,满足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保障防洪、排涝、供水、生态安全。 4.1,应针对当地农村水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水土资源特点、水系功能、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4.2 等,明确治理目标,确定工程布局,应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实现防洪排涝安全,恢复自然水系连通,满足4.3 农业生产需要,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农村水系内在品质,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应符合防洪规划、排涝规划、灌溉规划、供水规划等要求,并与村庄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4.4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相衔接,5 工程布局,防洪排涝工程应考虑防护对象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防洪排涝需求,并统筹协调上下游、干支流、5.1 近远期的关系,合理确定治理标准与工程布局,农业灌排工程应综合考虑灌溉水源、可供水量、现有灌排设施等确定农村水系灌溉规模和工程布5.2 局,水环境治理工程应充分利用农村水系格局确定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工程布局,应体现尊重自5.3 然、传承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乡村自然本底,运用本土化材料,展现农村水系风貌,6 防洪排涝,一般规定 6.1,6.1.1 防洪排涝应按照 GB 50201、SL 723 确定的标准,根据不同地域水系特点,因地制宜确定防洪排涝标准,6.1.2 采取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护坡护岸、排涝沟渠整治等措施,恢复河道、沟塘、渠系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满足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生态等功能,水系连通 6.2,6.2.1 对存在水系割裂,水体流动性差的断头河道,采取开挖、涵(管)沟通、引排水设施建设等措施,恢复连通水系,6.2.2 有条件挖成明渠的断头河道,应优先开挖成明渠,满足河道防洪、排涝等要求;开挖明渠宜采用生态护岸,6.2.3 无条件开挖明渠……

……